成语故事《邯郸学步》

音频加载中…
成语故事《邯郸学步》

成语释义

【成语】邯郸学步

【拼音】 hán dān xué bù

【释义】比喻盲目模仿别人长处不成,反而丧失自己原有技能的人和事。

【出处】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今子不去, 将忘子之故,失子之业。”——《庄子•秋水》先秦•庄周

【近义词】东施效颦 照猫画虎 生搬硬套 削足适履 照本宣科 寿陵失步 寿陵匍匐

【反义词】标新立异 独辟蹊径 匠心独运 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取长补短

成语故事

战国时期,燕国寿陵有个少年,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,就决定前去学习。他风尘仆仆地来到邯郸,果然见到大街上的人走路姿势十分优雅,走起路来仪态万千,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翩翩风度。少年赶紧跟着路上的行人模仿起来,人家迈左脚,他跟着迈左脚;人家迈右脚,他也跟着迈右脚。可是学了几天,他却怎么也学不会,而且越走越别扭,姿势比以前更难看了。

少年心想:肯定是我之前的走路方式太有问题了,我一定要把它彻底抛弃,才能学会新姿势。于是他开始从头学走路,每迈出一步都要仔细推敲下一步的动作。就这样废寝忘食地学习了三个月,他每天刻苦练习,却始终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路姿势,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路方式也忘得精光。最后,少年彻底不知道该怎么走路了,只好爬着回到了燕国。

成语寓意

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,应该肯定,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,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,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。

学习不是不能模仿,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,研究邯郸人之所以能够走得优雅的关键之处,除了步法外,那种优雅是否和他们的神态、心境,甚至文化有关?再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来检视,要将步伐调整成邯郸人的样子,需要做出哪些改变?这样才能取人之长,补己之短。如果像燕国人那样盲目,一味崇拜别人,结果必然是功夫没学成,不切实际,自己的长处也丢光了。

不过若从“刻苦学习”的角度来看,燕国人的精神应该受到肯定,虽然他的学习方式不对,但是至少“肯学”,比起很多不肯学习、任由自己安于现状的人,燕国人更有改变的勇气。如果有朝一日他领悟诀窍,要优雅地走路便指日可待。

本文来自网络,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发布者:Manchuan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365huiben.cn/guoxuezaojiao/4631.html

(0)
Manchuan的头像Manchuan
上一篇 2024 年 7 月 26 日 18:42
下一篇 2024 年 8 月 29 日 20:20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error: 内容受到保护,禁止复制!!
绘本365是在线儿童绘本故事听读平台,每天分享精彩有趣的绘本故事!